乐队的夏天第一季

综艺大陆2019

主演:马东,吴青峰,张亚东,高晓松,乔杉,欧阳娜娜,大张伟,老狼,白岩松,李宇春,朴树,谭维维,赵子健,石璐,何一帆,高虎,宋捷,张静,迟功伟,孔阳,黄子君,韦伟,徐彪,彭磊,庞宽,赵梦,Hayato,刘葆,尚笑,刘经纬,吴金迪,刘忠,陈亚光,欧洋,李鹏,田健华,叶景滢,李红旗,蒋晗,张浩亮,姚浚民,古欣玉,推机,杜秉鸿,Ringo,卡菈,阿怪,黑轮,张哲轩,熊花,小羊,阿龙,阿麦,万里,帆帆,斯斯,玛斯卡

导演:李楠楠,王雪,陈雨璇

 剧照

乐队的夏天第一季 剧照 NO.1乐队的夏天第一季 剧照 NO.2乐队的夏天第一季 剧照 NO.3乐队的夏天第一季 剧照 NO.4乐队的夏天第一季 剧照 NO.5乐队的夏天第一季 剧照 NO.6乐队的夏天第一季 剧照 NO.13乐队的夏天第一季 剧照 NO.14乐队的夏天第一季 剧照 NO.15乐队的夏天第一季 剧照 NO.16乐队的夏天第一季 剧照 NO.17乐队的夏天第一季 剧照 NO.18乐队的夏天第一季 剧照 NO.19乐队的夏天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3 20:30

详细剧情

  由爱奇艺出品、米未制作的2019重磅原创音乐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集结了反光镜、痛仰、新裤子、旅行团、鹿先森等31支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中国青年乐队,他们将通过不同主题单元的内容设计及音乐表演,展现乐队原创音乐魅力与创造力,以此争夺年度最受大众喜爱的HOT5乐队席位。在最强音乐伙伴:摩登天空、太合音乐集团、草台回声,以及最大音乐交流平台街声的鼎力支持下,《乐队的夏天》将打造这个夏天最引人瞩目的音乐盛事。

 长篇影评

 1 ) 站在理想的十字路口-更新第8期听后感

继续追《乐队的夏天》,第8期看得热血沸腾,连夜写下本篇。

这个夏天参赛的乐队,或许不会想到,自己会对这场声音游戏彻底的沉迷。我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像今晚写文这一刻的情绪激动,有种喝到呛口但好喝老酒的舒畅。

这一期唱理想,刺猬一出来就四野炸裂。他们说自己是玩荷尔蒙的乐队,这场《24小时摇滚聚会》就是如此表现。如果这首歌一飚到底,那就是常见的编曲,冲劲谁不曾有,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丧丧的子健唱着酷酷的歌,让我想起以前看朴树的现场,他在台上说:哥们儿都这么丧了还要唱歌来安慰你,你看生活好像还可以继续一下,大家笑成一团。

在乐夏周边,关于上周girlfriend这首歌,刺猬还排练了一首没有鼓的。子健说,看,没有鼓好听多了。但是太无聊了。就是要加一些不安分的噪音,这才有意思。

在人群嗨到顶点,迎来的是一段音色很不明晰,很有grunge感觉的合奏段落。这样的段落让温度降下来,但合成器的声音在游移,在你我的心脏边缘试探。随之爆发出来的子健吉他弹奏,虽然弦不准,却更有种“仰天大笑出门去”的不亦快哉。

在编曲里,一冲到底很常见,而中途刹车进入另一个梦,再从另一座山峰跳水而下,这样的编曲让歌曲有了强烈起伏,音乐从不是那样的畅快,如同少年直爽的心气常常面临阻塞。

柯本的《少年心气》到底在说什么呢?就是那种经脉乱窜却找不到一个石头或一个人类可以去诉求。那种青春燃烧着却无人感受的温度,撕裂又合拢再次撕裂的伤口,那些以为早已醒来却又总要睡去的梦,就这样冒着血腥气,却伪装成绝世美味的甜点,你看穿了这一切,然后微笑吃下了它。

如同戴帽子的小乐活在汗水与夏的曼彻斯特,子健又砸起吉他。摇滚明星总是爱砸吉他,我想到谢霆锋说,他年少时砸了吉他,又小心的把每一块碎片捡回来拼好,觉得太可惜了。

四处流窜的青春经脉,总把一颗星星当做明灯。当他历经凡事,终达于此,便成那星。

这场海龟先生反复唱着,“往哪儿走”,在理想和命运的十字路口,要往哪儿走呢?听这首歌的时候,我脑子里恍惚这些年的时光和脚下成都的土地。现在晃得比以前还常常,人们早已习以为常。要知道在我在四川出生的前二十年,根本没有关于地震的印象。人虽然不知道要往哪儿走,却总是能清醒知道自己不想去的方向。

李红旗这次表演得很放松,关于乐队离散的故事,也让我心潮澎湃。虽然类似的故事随便一个编剧都不想提笔书写,因为听起来太套路了。但真实的力量,就是这样大锤直击胸口。虽然你走了,我夜里的心和舞台的侧面都还留着你的位置。最后一大老爷们松下口来说,回来吧,一起做音乐吧。哎呀太虐了。

就算这生活看起来套路又套路,却在重复中充满迷人的戏剧冲突。它就是里面放着薛定谔的猫的,俄罗斯套娃,你根本不知道里面有啥,我们穷极一生,就是一层层揭开盖子的过程。最后很可能不是巧克力,我们的生命有可能,只是一张批发的糖纸,却如此,充满该死的吸引力。

在其它乐队选择疯狂的时候,九连真人安静唱起了不插电。一开始阿龙头顶雨伞,唱着陈达那个年代的《思想起》由头,我并不知道是为什么。直到后来知道他们家乡的水灾,这一切就变得合理。阿民辛辛苦苦的做足七天工,只是为了赚得几文铜钱,让梦想再续命一分。

我们都那样的提心吊胆,不知道此刻输进去的,是感冒的普通点滴,还是icu里的救命灵药。我们顾不了这么多,只想要用尽心力,再给它一次重来的机会。

沉默寡言的人,穿梭在市场路,北门路,板车叮叮铛叮。那年台北也有个青年小李,帮家里无惧风雨的扛瓦斯,那时的他,考不上好学校的他,唱着“没有人知道 我的心”的他,终有一天走向了更大舞台,越过了重重山丘,花白的头发站在风中,发现前方早已无人等候。

九连这场的感情饱满的像暴雨来临前的水面,我不知道阿麦怎么弹着键盘就哭了,以为只是想起做音乐的艰辛。结果他是想着无法和家乡的人在一起。我很喜欢青峰说的话,他还是这么温柔,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人常是渺小的。我们只有努力稳住心神,努力发出自己的微小之光,稳定自己,也照亮别人借过一下的这几米路程。

我想起罗大佑在演唱会现场,说他的父亲不怎么唱歌,但有年地震,他们在帐篷里,父亲用并不好听的嗓音唱起了《绿岛小夜曲》。我想在他幼小的心灵里,音乐的种子在那一刻开花了,对于需要灌溉的井,那是延续一生的养分。

旅行团这次上演绝地归来。上次剪辑各种暗示他们要被淘汰了,我就知道肯定还在,只是没有想这么好到第一名。录制两天之间,心情大起大落,难怪他们爱吃火锅。看这两场团儿的演出,就像是从清澈菌汤锅到红油浓汤锅,敢情现场乐迷喜欢吃鸳鸯锅。

乐队的夏天精彩纷呈,就在于这起伏。比如痛仰早早就被淘汰了,而我相信他们会荣耀归来。我们不要看英雄吊打小喽啰的戏份,我们喜欢看势均力敌的人近身格斗。这期拳拳到肉,打得我吐血十升,我还以为自己可以像前几期一样冷静分析,而现在一个老空调嗡嗡的夏夜里,浓郁得上了头。

我看过很多次旅行团的现场,他们从来都没有像今晚这样。不是说他们不够认真,而是今晚他们背负耻辱而豁出去的样子,让喜欢了十年的我刮目相看。如果说以前他们唱这首歌,叛逆的感觉只是隔靴搔痒,今天这次演出就是把腿卸下来给你看:这腿老纸不要了行不,就算双膝跪地我也不要求饶,谢谢。

然后乐评人纷纷绿灯的场景把我笑翻了,生命的真谛大概就是正面硬刚,怕是没用的。

这场我最喜欢的是新裤子,不为什么,就因为一个奶爸对热爱的执着。在我看来,这首歌很像是《花火》的日常琐事升级版。你瞧彭老磊有娃要喂,有老婆要安慰,有皱纹要去打破,有那么多朋友圈要忙着拉黑。但就是这样无聊的跟白开水一样的生活,也要热烈的像昙花一现的花火。

那些颓了疯了挂了的到底是谁?蜡烛熄灭一次,就越接近中年那激烈沉默的春天,你站在那四月的风里,低下头来,独自品尝着生活的甘苦。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每个人都无法挣脱的抉择日日上演。你想要蒸蒸日上吗,那请弯下你的膝盖吧。当你低头想要寻找,发现它已被早出晚归碾碎。

只是再麻木的心脏里,也跳动着60bpm+的节拍。他也许不知道,他也会像刺猬最后的加速演奏一样,在某一瞬间失了稳定的常态。他惊慌失措得像个巨大的孩子,却在这一刻重拾久违的快乐,以前我们看不见这么多规矩和格言的巨像。越长大越孤单不是说人都挂了,而是人都没挂,结果相见不相识。

这就是艺术给人们的感动,他不需要知道和弦音阶歌曲桥段,只需带上耳朵和直觉生活。如同万青《秦皇岛》前面海浪拂过的吉他扫弦声,彭磊心中孤独的北海怪兽,正一次次借着摇滚乐还魂复活,很开心的,这耀眼我们都曾见过。

这期的主题是理想。罗大佑在《未来的主人翁里》写:"在人潮汹涌的十字路口/每个人在痴痴的等/每个人的眼睛都望着那/象征命运的红绿灯"

每次听这首歌,我就想象人们站在路口,茫然四顾的样子。他清楚要去哪里,她正迷惘。他不知道他和她正要遇见,如同他不知道他和她要分别。生活像雾气一样漫过我们的身体,将我们笼罩其中,我们无法抗拒,直到它变成我们的呼吸。

有人忘记了理想,有人负重前行。有人故作轻松,有人年少老去。歌的末尾,歌者一直唱着:就这么飘来飘去,就这么飘来飘去。从上世纪六零年代一直飘到新千年的2019,没人得到答案。

答案是风中之尘,我们能做的就是一路狂奔,就算只是抓得几颗平凡的砂砾,也可露出自信微笑,终觉此生安稳。————————————————————————————————————————————————

继续追《乐队的夏天》,来说说第7期。

第七期内容满载,台上有大张伟和老狼的加入,乐队则迎来了女神们的合作。

先说欧阳娜娜与盘尼西林。英伦摇滚本身注重旋律性,大提琴也是玩旋律的好乐器,最常见的Cello Suite No.1 in G major:Ⅰ Prelude,或者我喜欢听马友友拉的海上钢琴师主题旋律《playing love》。但是这次的合作,大提琴的部分几乎被电声盖住了,这就导致娜娜虽然全程拉得很起劲,实际和贝司的部分相互抵消,不太听得见。

同样是大提琴,上周的刺猬《白日梦蓝》则是成为很主要的乐器,支撑着整个乐队的进行。并不是说一定要全程突出就是好,而是比如say it again的尾奏,交给大提琴solo,不仅能更突出娜娜,也会让本身英伦的常见进行里,增加古典的新意。

新裤子这场真的有点酷。我觉得它要探讨的内容,有点像蔡依林刚得了金曲30最佳专辑的标题《Ugly Beauty》。美之美在,其不唯一。我觉得人们对美的反抗,也是美的进化途径。要是几百年前的人跑到现在,一定会觉得我们都是妖怪吧。

搭配Cindy演唱的新歌词,仿佛看到《我的滑板鞋》的新裤子版。当初滑板鞋出来的时候,很多都在笑,笑着笑着却感到一种神奇的迷之感动。因为它里面有种纯粹,那种有双滑板鞋就可以舞动一天的快乐,听一首新裤子就可以加速跳动一宿的心脏,会不会淹没在日复一日的日常里呢?当灰姑娘和舞台上的耀眼明星手指交叉,这才是真的破壁瞬间。

接下来说九连真人。他们保持了一如既往的水平,《招娣》这首歌探讨的是传统的男女生养观。而VAVA出来的时候虽然音乐更炸,但在我心里气势就弱掉了。因为我特别看重歌词,而这段rap是游离在招娣这个主题之外的,阿龙叠唱的很像童谣的段落很有气质,但女生的rap我感觉在划水,又或者现在流行这样的rap?

我来写一段《招娣》的女生中文rap试试看,假如我是那个出生是为了招来弟弟的女生,会这样唱:

我的名字为了他的未来/可我的将来有谁要关怀/世间人来人往潮落潮涨/我躲在孤独角落 把苦埋藏

说什么男女都一样/拆穿这谎言 如打碎格言石像/我的心脏是任你标签的破烂衣裳/黑色的云朵 你可懂欣赏

要把这虚华都看破/挣脱名字的枷锁/不做你眼中的 开花之果/我是路边无名 野花一朵/不惧风雨 摇曳成国/

接下来说刺猬、斯斯与帆的合作。英文歌词好简单好喜欢,有种you are my sunshine的感觉。子健这场没有唱,让台上的两个女生主唱,从电声桥段切换到原声桥段,我也好喜欢“狡猾的纯真”这个意向。但是后面跟上来的一句“在现实间映射”太让人出戏了,有种从抓鱼的童年直接跳到路由器设置页面的感觉。

而回到英文部分,这甜甜的感觉好适合小女生唱,是沙滩和气泡水的感觉啊。所以阿童木才哭的稀里哗啦,可能她看到台上站着的帆帆,仿佛看到平行时空另一个自己。恍惚之间我仿佛看到《NaNa》里的两个NANA在交织,那个很酷的和很胆小的,是不是都住在每个人身体里呢。

旅行团这场遭遇滑铁卢。并不是传统审美的美女大家就一定排斥啊,主要还是歌没选对。比如拿团儿的《lonely day》当intro来对着女生唱,唱完再切《悠长假期》,完美契合乐队夏天主题嘛。嘿头顶上炙热太阳,而现在你在身旁,我复杂的情绪像苦涩又甜的太妃糖。

本来唱跳就是一个专业活儿,不信你可以看蔡依林现场唱《PLAY我呸》。乐队跳舞本身就不讨喜,你看五月天当年为了对抗5566还短暂练跳舞,后来再也没动过哈哈哈。这大概真的不能怪歌迷口味啦,真的喜欢跳舞的,不就去隔壁看街舞综艺了嘛。

还是期待下场可以翻盘,毕竟喜欢了快十年,而且乐队有新番他们有很多画面,还想继续追下去。

最后说海龟先生。那些看起来酷酷的人有时候真的很好玩,这里有看见薛凯琪脸红到耳朵根的,隔壁综艺有热狗跟王源抢着坐木马。这首歌刚毕业在成都我就听过李红旗和张小饼的现场,但那时候更像是双人民谣,而做成乐队,在比赛中并不讨喜。毕竟现场的人大概是很难享受安静的时刻,费尽辛苦去那边,不就想high一下嘛。所以不管是《歌手》现场,还是《我是唱作人》现场,唱安静的,大流行的都不讨喜。

因为人群需要新鲜,差异,需要发朋友圈有点逼格在绽放。不管是不是真的懂了,但至少要让别人看起来我懂了,这个你我都懂的。

所以海龟唱《男孩别哭》,大家就给很高分,而《咿呀呀》分并不高。这就像是在摇滚舞台演民谣,台下本来等待pogo的人一下都蒙了。但我还是很喜欢这个版本,相比之前两个男人并行的咿呀呀,这种复调从头到尾的唱法对乐队来说是很有新意的。

这期看起来乐队的声音没有之前流畅,因为本来合作就是艰难的。遇见适合的人是双赢,而不搭嘎则是两人三足,再也无法正常走路。之前《歌手》大多是演唱人自己去请,而节目组分配的话,很难说得上称心如意。这也凸显了流行文化里,乐队的弱势。这群在线下怼天怼地的个性人士,在学着如何跟商业宣传相处,笨拙的样子真的很可爱。

现在其实已经好多啦,以前看台湾综艺还扔鸡蛋各种恶搞,什么都聊就是不聊音乐。不管这个夏天乐队文化能否出圈,至少在圈内,之后他们巡演会增多,能够好好地靠做音乐本身恰饭,这样已经足够棒呆。

————————————————————————————————————————————

继续追《乐队的夏天》,来说说第六期。

第六期延续着上期盘尼西林的不插电版《new boy》,张亚东提出让乐队使用不插电的形式做call out。对于不练乐器或者只图pogo的人,大概对不插电是无感的,而且还会纳闷,觉得这群人怎么一点也不摇滚,给我汗水宣泄和疯狂,我要首首都像彭磊唱《花火》。

实际上我觉得真的有质感的乐队,都会很喜欢不插电。为什么呢?因为不插电对演奏者的要求很高,到底谁爱音乐谁是在唬烂,听一下就清楚。节目的科普很到位,而时长有限,我来增加一点细节。

我们来说说不插电的缘起。在上世纪60年代,乐器声音还是比较偏原声,也就是acoustic为主,像鲍勃迪伦的很多歌,都是以木吉他为主,即使是披头士常用的音色,也更接近clean清音,而不像后来的朋克或Grunge,选用更加激烈的音色。

虽然后来出现很多美妙的乐队,比如枪花、齐柏林飞艇、平克弗洛伊德,他们把电声摇滚弄得风起云涌,但由于电吉他的进一步使用,导致更多乐队现场划水的情况变得常见。

你想一下,吉他手随便扒拉一下,声音就很大。那鼓手打错,听不出来,主唱破音也被盖住,精致的bass line更失去意义,反正也没人要听,要听的人也不太听得见,那还不如就无脑弹根音。这就像如果流行歌全是卡农和声或1645这些,那势必让懂得的耳朵味同嚼蜡,就像张亚东常说的,作为音乐从业人员,这样的声音让他感到无聊。

如果在过度电声的情况下,人们不在意主唱唱得好不好,编曲好不好,乐器的配合感是否精妙,对音乐性是很大的打击。而不插电应运而生了,它有点像当年logo满街修饰的日本,设计师们也厌倦了穿品牌这件事,所以他们创建“没有logo的优良商品”,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无印良品。它的标签都可以撕掉,但那种风格,你一看就会觉得是这个公司,或觉得别人借鉴这个公司的。

节目组非常贴心的放了涅槃乐队的《纽约不插电》,如果你熟悉科特柯本,就知道这场演唱意味着什么,以及不久之后发生了什么。平时柯本用的音色,以及现场的狂傲,和这场形成强烈反差。这就是不插电的基本特征,并不只是强调原声,更强调编曲的美妙和现场的【反差】。

也就是吴青峰在评价痛仰唱《我愿意》时说到的,“铁汉柔情”

你去看豆瓣评分9.7的《Unplugged In New York》,有鲜花蜡烛岁月静好,鼓手用轻质鼓棒降低鼓的声音,柯本的嗓音得到极大的提前,《come as you are》的吉他riff清晰可闻。在这种情况下,弹错一点,唱错一点,都是无法掩盖的。不插电对乐手和主唱都是一场噩梦,如果他们的演奏编曲技术,演唱能力不达标,而敢于尝试不插电的,通常都是很厉害的音乐人和乐队。

面孔是非常适合不插电的,因为本来他们更接近于老摇滚的重型。吉他riff像极了Metallica的《fade to black》。这首歌虽然听起来很重,但前面不插电的木吉他段落非常迷人。同样迷人的还有齐柏林飞艇的《Stairway To Heaven》,这首的电吉他solo经典程度不用我说,但前奏萦绕不去的,由第5把位的Am和弦延展出的连副段,弹木吉他也请不要错过。

刺猬乐队这场所展示的,是地地道道的不插电,连贝司都用的木贝司。其实不插电对刺猬很吃亏的,因为阿童木的鼓是编曲里很重要的推进,而不插电要弱化鼓,突出吉他和主唱的嗓音。这场他们很巧妙地加入了大提琴,冲淡了鼓的躁动,让律动更为温和。如果说宋冬野《董小姐》里的大提琴是忧郁的一角,这里的大提琴就是温暖的网,它托起人们坠落的心,让你可以躺见那片《白日梦蓝》。

另一场无比精彩的不插电,《Unplugged: Eric Clapton》,如果你弹木吉他,这场真的可以看它个上百遍。克莱普顿被称作木吉他之神不是没有理由的,以至于爱他爱得不行的john mayer一个人一把吉他, 不插电弹奏《Neon》,前奏一出来就帅翻了,弹奏难度也是一等一。后来我看到李健发了一小段这首歌的弹奏,留言里大多在说哇健哥好帅,仿佛只是看到一张活动的自拍。而如果你更懂得听,李健很明显比看见的更帅,不信去听听水木年华时期,他solo的《中学时代》。

其实这两场都不是人群最熟悉的不插电。最熟悉的是啥?当然是《hotel california》,这首歌有很多版本,而大家最熟知的就是94年冰封地狱演唱会的unplugged版。那一天,这群老家伙齐齐坐成一排,几盏追光落下,美妙的前奏与尾奏,器乐与人声达成美妙的交织。所以几乎从早期卖MP3到现在卖耳机音响,总能听到它。据说好的设备能听清他们坐的位置,第一声鼓下那个低音要了亲命。我曾在成都来福士下索尼旗舰店的一角试听,几万的播放器加几万的耳机,深深地种草,摸摸钱包,再深深地叹息。

以中文不插电来说,在加州旅馆的隔壁,常常是王菲的《天空》。你去听听看这首歌的层次感,那就是编曲人生命的丰富展现。你听随意复制粘贴的编曲和这首歌的经典编曲,仿佛看见一个刚入行的tony和三十年老Kevin在你的耳际对决,你一定会听见差别的。吴青峰以前常说这张唱片给他的感动,我想除了空灵的嗓音,也为音乐性所深深吸引吧。

看了以上分析,你会发现click 15在这种偏摇滚取向的不插电里不占优势,遗憾的被淘汰了,但他们的音乐性无疑是非常强大的,谁敢用键盘和摇铃的组合啊,明明主唱弹吉他弹的那么好,居然都不用了,把嗓音提到最前,在比赛中也是太敢。

看完第6期,我很有理由觉得节目组在划水,时间不够,花絮来凑。但是他们普及了不插电这一概念,所以这一期我也很爱,并不是用木吉他弹弹《同桌的你》就是不插电了,而更像是你隔壁那个校园霸主道明寺,突然有天变成了杉菜旁边温顺的乖猫。

借着机会去听听不插电吧,我倒觉得对初听乐队的人来说,这个音乐形式因为很像民谣,更容易入门和循环播放。音乐从来不只是大声与小声,舒缓不一定是安静,也可能是呆板与无聊。就像人们以为的躁郁之王radiohead,你去看看他们的不插电现场录像,那些奇妙的,让人飞翔的原声和弦过耳难忘。所以在《西部世界》里,酒吧里的钢琴自动演奏他们的歌,毫无违和感。

不管是痛仰之前有不插电精神的柔情《我愿意》,还是蔡健雅之前编曲几个月就演了一晚上的《my space》专辑,如果你尝试去弹奏,会知道里面的心思与温柔。

希望经过这个夏天,人们可以听听降噪不插电,子健可以砸琴不差钱。————————————————————————————————————————

继续追《乐队的夏天》,来说说第五期。

喜欢Click#15。如果前几次他们的现场主要表现在律动,芬克的切分感,这次唱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则更多的在和声上,相比原曲有很多改变。增加了很多高把位的增减七和弦,唱起来旋律却并不改变太多。

这样感觉编曲,方大同版本的《红豆》也玩过,把王菲的流行情歌改编出爵士的感觉。这样的改编在现场是很吃亏的,因为大家乍一耳朵听过去,咦难道不是差不多的吗。实际上当你学过乐器,并厌倦了常见的大小三和弦,才能更容易听出增减对耳朵的刺激及新意。

就像上场痛仰唱《我愿意》,改变和声及增加半音旋律,群众很容易觉得,咦,怎么怪怪的,是跑调了吗?

这样的东西周杰伦也很喜欢玩,而且玩得很大,他不拿西洋的曲式玩,反而在中国风里内嵌。比如《菊花台》,标准的中式五声音阶旋律,你仔细看编曲,在过门增加了很多爵士味的增减和弦在里面。你去听听《止战之殇》前奏的钢琴,很有感觉的琶音。如果你再仔细听,伴随笔划过纸张的声音,有种写信的感觉。这些音乐的细节,如果不注意很容易错过。

当年《爱乐之城》上映,突然好像大家都懂了爵士,但我觉得连C和弦构成音都不清楚的人,大谈特谈爵士,本身就很奇幻。要知道光是爵士的和弦书都是厚厚一本,更别提solo和即兴了,那就是时间的碾碎机,进去就出不来的。

Click#15这么好的音乐感也被扔进了待定池,希望他们可以重新回来。毕竟看到他的吉他坏了都只能用胶布黏住,还是有些心酸。

接下来到了我最爱的朴树歌曲改编环节。

首先说《生如夏花》,看着猴子军团改这首歌的时候,背景用了50轨,我就觉得他们应该要输了。来想想《生如夏花》是一首怎么样的歌?首先有一段朴树乱唱的前奏,很像后面《在木星》的仪式感,而在《那些花儿》的结尾,朴树也唱一些没人能懂的“树语”。

我感觉《生如夏花》这首歌有一种夏夜秘密的感觉,我觉得他在呼应《我去2000》开篇“没有人仰望蓝天/繁星密布的夜/我和我那些秘密/又能唱给谁听”。生如夏花是带着某种不可名状的心情,赴一场忐忑不定的约。

这样的心情,注定和新金的感觉是背道而驰的。我倒觉得《我去2000》后面的“泥锅泥瓦你滚蛋 你追我赶到2000年”,朴树在里面反讽的唱着,这有多么美啊,我的天。这样哭笑不得的沮丧,如果用大嗓唱出来,一定会很好。

朴树的忧郁就在于,就算他唱着,我是这耀眼的瞬间,却都喟叹于,好遗憾,为什么仅仅只能燃烧这一瞬间啊。而不是新金要的,来,看老纸炸裂给你看。在最欢乐的顶点习惯性动物悲伤,也许就是那么多人爱朴师傅的原因,

接着说《new boy》,十多年前刚学吉他的时候,吉他协会的会长会用切音弹这首歌。每次我都看着流口水,为什么说是切音呢,因为朴树的原曲有一种迪斯科的感觉,而且比新裤子的更重。那是一个用着win98,要跳跃进新世纪的酷男孩,满含阳光的进行曲。

而若干年后,在《猎户星座》里,朴树把这首歌重新填词,改名《forever young》,迪伦也有一首同名歌,是很清雅的祝愿歌曲。而朴树的新《new boy》,比原曲更加疯狂的重型编曲,大概就是新裤子这场演出想要展现出的精神:说我老了?老纸还能打100个。

一首两个版本一个比一个狂躁的《new boy》,显然很适合盘尼西林来做unplugged的改编。不插电音乐本身强调的不是轻柔,而是和重型原版的反差。而且这首歌和声本身抽离出来,是很卡农的,本身就很符合轻柔流行的感觉,所以前奏一响,就仿佛回到复古温柔的年代。

小乐在扫弦的时候,用了更为轻快的folk rock,而不是原曲的八分切音,降低了攻击性,增加了惬意感。这种感觉,朴树的《猎户星座》尾声的时候,乐声与人声的合奏也有。

反正这一段我就一个感觉,朴师傅写歌写的太好了,怎么改编都好听哈哈哈。

然后张亚东哭的不成样子,也许我到了50岁也会这样吧。记得那时听《new boy》时我刚十八,一边练吉他,一边看《恶作剧之吻》和《火影忍者》,而现在也是走到哪里都被叫大哥的人了。时间从来不为谁停留半分,我们能做的,也是只在喜欢的地方,和喜欢的人,努力的生存,用心的生活。

接下来说旅行团。从《来福胶泥》我就喜欢上他们,最开始很有种法式香颂的清新感,《lonely day》也好,《小南》也好,都很符合旅行团这个名字。这几年感觉从p型离开开始,他们的音乐变化很多,虽然曲调还是轻松,但我能感到里面的紧张。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李宗盛歌里唱到的永恒对立,也会如实的写在他们的歌里。所以他们唱《于是我不再唱歌》,也唱《逝去的歌》,孔阳也从阳仔改名成了一蝉。

沉睡七年的蝉,换取七天的灿烂,阳仔大概不想再假装坚强,索性躲进夏的树荫,做小蝉一只。

说说《氧气》,这首歌本身就是让人窒息的伤感。而旅行团的改编,让人仿佛置身海中,时而要停止呼吸,时而又浮出水面。改了很多调,速度也变化。这是很不常见的,一般歌曲就升一下,速度通常都不变。这对编曲和主唱要求都非常高,很容易跑调或者掉拍。我们才华横溢的老香蕉,自从知道《安河桥北》他做的工作,我就更喜欢他。

最后说说反光镜和新裤子的对决。很喜欢反光镜那种轻松的表情,不知道为什么总有认觉得朋克就是三和弦好简单。那都是好早好早的青少年了,就看这速度一般乐手就承受不住,更不要提在高速演奏下,一些很精致的过门,吉他、贝司、鼓的配合,不信你听反光镜版的《you are my sunshine》。就像green day,很多歌听起来并不难,但我很少听见现场弹成那样的,大概就是嘴上功夫比较容易训练。后面他们的歌,还有九分钟的。试试弹或者敲九分钟的朋克感,不是练家子早就累趴下。

新裤子这次真的没有变成旧裤子,比起迪斯科的轻松感,这次彭磊燃烧起来了,给子健都听哭了。这大概就是很多人热爱摇滚的原因,因为这样的音乐,会让人保持年轻。不只是愤怒和躁动,而是那种廉颇老矣,还能顿顿三大碗干饭的现世奇迹。

好久没有这样每周追着看,追着写,大概自己也被一些瞬间感动了吧。乐队的夏天很精彩,也许并不会得到巨大的关注,但是能感受到一些纯粹,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还是很让人开心的。毕竟摇滚乐最重要的不是引起争端,而是唤起思考。

摇滚不是放一把肆意燎原的火,而是声声温暖被现世伤透的敏感心,在寒意四野的夜。

——————————————————————————————————————————

由痛仰改编《我愿意》说开去,前四期观后感。

最近在追《乐队的夏天》。在最新的一期里,痛仰与面孔乐队PK,改编王菲的金曲。痛仰的改编《我愿意》被所谓“专业乐迷”认为不痛不痒,甚至被说无聊。口水与流量齐飞,热闹的争论像极了青春里,每个燥热不平的不息日子。

我很喜欢痛仰的这个改编。首先来思考下,《我愿意》是首什么歌?当然在听觉上王菲唱的是爱情,但创作者黄国伦更像是写给信仰的灵歌。有点像阿岳的《抱着你》,乍一听也是首情歌,但是不插电编曲加一镜到底的mv,更有种教堂般的安静和仪式感。

我记忆中的《我愿意》,是一首内敛的歌,它不是那种结婚时当着所有亲友大喊的我愿意。而是那种月夜悄悄,两个人要私定终身时的相愿,胆小羞怯又平静无畏。

就像面孔改编的《流年》,原曲编曲最让我喜欢的,就是一开始重重的鼓。听起来真有种彗星撞地球的宿命闪现,所以林夕在歌词里写,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王菲在屋子里面唱着,炉火静静地旺着。

所以我也喜欢面孔的改编,他们将本来编曲里木吉他缠绵的宿命,演绎得非常热烈,也更像更多人聆听习惯里的摇滚乐呈现方式,在音乐现场非常占优势。这点在《歌手》或是《我是唱作人》得到了很大验证,人群喜欢荷尔蒙的直接碰撞。

于是我又更喜欢痛仰的改编,因为提到痛仰,噪就完事儿了。而这次他们选择不噪,在一个需要躁动的比赛中,这很酷,是一种安静的叛逆。所以青峰说,他不觉得这首歌松散,而是铁汉柔情。

说到铁汉柔情,我会想起《Stairway to Heaven》前奏的悠扬,会想起《more than words》打板的轻松,会想起《wish you were here》的轻轻伤感,在一个喧闹的世界,安静的总是要吃亏啊。

如果痛仰想,把我愿意改编成一个pogo版的《公路之歌》 ,也不是没有可能。但高虎说,要做减法,对啊,之前他们不也做过降噪不插电演唱会吗。unplugged,永远是摇滚乐质朴而穿透的呈现方式。

于是你听到的《我愿意》,除了演唱上增加了半音,整体的和声也增加了听觉的刺激。这种刺激不是疯狂的外显,而是内敛的安静。是花前月下的酸涩喜悦,不是对着千万人的嘶吼。说起来只是一个半音的差别,那C都能变成Cm了。大调能变小,忧郁的感觉听起来,听众很容易觉得怪。

因为人的耳朵会被培养,也是很容易被模糊的。当你听多了排行榜上推送的流行歌,很容易习惯某种悦耳。很多歌的和声抽离出来,都像是车间上压缩整齐的饼,而稍微有个饼没那么圆,就会被唾沫淹没。

所以啊,我喜欢的艺术总是带有一点叛逆。就说海龟改编的,苏打绿的《日光》。当年《春·日光》发行的时候,这个歌有好多版本,听起来都很清新。但正式版里多了“水濂遮蔽 海妖歌吟 夜燕窜袭 金手抚息”,也就是海龟抽离出来当前奏的一段怪怪吟唱,甚至这首歌的改编都围绕着这几句的气息。我想这也是青峰听得很满足的原因,也许当年他觉得日光的曲太欢乐了,所以故意加这么一段进去,让它更有戏剧张力。

这样的感觉延伸出来,就是苏打绿的《白日出没的月球》。我一直觉得这是早期他们编曲上最“激进”的作品之一,而没有想到休团前的《冬·未了》,词曲唱编都更加扩大出这种感觉。

这种感觉耳朵很难嚼,它不是《小情歌》的钢琴悠扬,不是《简单生活》的木吉他闷音轻松,也不是《小宇宙》那样的电吉他制音态度张扬。所以有理由相信他们考察了市场后,还是决定做一张自己喜欢,但很大概率不太会卖的唱片。而且在金曲奖获奖无数后宣布休团,魄力十足。

在乐团历史上,让我想起当年披头士厌倦了巡演,钻进录音室捣鼓出一张不可能现场演奏的唱片,《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这也是张亚东说到的,披头士除了感情,背后的音乐性,和声走向,演奏,饱满的想法让他感动。

相比刚开始的嘉宾高晓松,我更喜欢现在出场的欧阳娜娜。很有可能是一个直男比较喜欢美女,但也许只是更喜欢年轻吧。我觉得大紧老师太活在黄金年代里了,虽然他在书的扉页上写终于老的可以谈谈未来,而实际上他还是太容易沉浸在关于过去的感动里,如同现在的我,总觉得高中的头发要多几根。

在中文歌里,《钟鼓楼》和《月梦》一直都在我的排名前列,虽然我想要教它们给同学,却时常感到无力。这是个连《以父之名》都有很多人觉得土,不想再听的年代。但我总是保留着一些乐观,只要有人用那几个和弦唱起歌,音乐就穿越时空的扎进了人的心,生根发芽,无论早迟,终于相逢。

娜娜虽然看上去只是个负责颜值的嘉宾,而实际上她在自己的演奏现场,执意要演奏一首《红莲の弓矢》,也就是最近每周热搜却不太搜得到,美食番第一季的主题曲。作为理应热爱原声感的古典乐演奏者,她却更想和乐队合作,连大提琴都选黑色的。那种拼尽一切只为进个地下室的燃,就是不动声色的青春,是一个古典乐美少女,在音乐上最直接的碰撞。

古典和摇滚隔得很远吗?如果你听披头士的《All you need is love》,在五十多年前,就已经和交响乐队合作。所以我爱的团儿们,喜欢在现场引入交响乐的演奏,更为宏大饱满,也打破更多壁垒。

张亚东在《乐队的夏天》里金句频出,但看了幕后花絮,你会发现他现场说了更多。他对很多乐队都很宽容,也并不像剪裁出来的那样,有特别明显的批评。他在这里是非常让人放心的,毕竟他编王菲的《闷》,酷到不想什么永恒。也编朴树的《且听风吟》,在黑夜里轻收我心。尤其是最后几小节的吉他段落,非常好听的收尾,却又让人意犹未尽。

最近我开始感觉到,年纪渐长的好处,就是变得沉默。要是早个十年刚学吉他,我一定会很容易跑去站队,最后音乐没人听,只剩情绪的噪音。

你瞧这世界,豆花吃甜的或咸的可以吵个三百年,音乐的喜好,本也没有个定论。何况多年前林肯公园的《Hybrid Theory》就已经演绎了大杂烩风格的动人。皇后乐队用摇滚加歌剧,做出《波西米亚狂想曲》,绿日用朋克加歌剧,做出《Jesus of Suburbia》,九分的长度简直要了鼓手的亲命。

摇滚就一定要躁,也不知道是谁最先说出来的。你看保罗写《yesterday》,绿洲写《wonderwall》,列侬写《love》和《imagine》,尼尔杨写《heart of gold》如果摇滚乐只是荷尔蒙的迸发和身体的碰撞,大概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充满了生命力。就像酷玩写《viva la vida》,写国王就在编曲里用战鼓,充满了历史的丰沛。看起来那么躁的柯本,不也唱唱纽约不插电吗。

摇滚从来不是只有愤怒和批判,就像鲁迅也从来不只是一个怒客,只是人们很容易刚接触到表面,就已经吃饱搁筷。流行文化好像精心准备的压缩饼干,稍微推送吃吃,就已经撑啦。

就像很多人提到川菜,都觉得麻辣麻辣麻辣。但实际呢?鱼香、椒麻、怪味、糖醋、酸辣、五香……我的妈啊百菜百味真的钻进去了就不太出的来了。就像我曾经跟人苦口婆心的解释半天,他就觉得川菜就是只有辣,粤菜就是只有淡出个鸟。你就知道总会遇到无法品尝出层次感的人,他可能就是张亚东现场说的,用正拍给雷鬼打节奏的人,而不幸的是,这样的人还很多。清醒的你较真的话,大概就只能自闭出内伤啦,毕竟你们只是恰好孽缘共享同一时空的,不同时空的人。

话说成年人的沉默是木讷吗,大概也不是,也许安静能更好的解释这一切。并不是小声唱歌,原声钢琴或吉他,就一定是安静的歌。复制粘贴出的芭乐音乐,很容易让人听觉疲劳。而朴树的《猎户星座》,就是难得的,不让人疲劳的安静好歌,正好制作也是亚东。

要看起来酷是很容易的,要真正酷大概是天生或后天疯狂练习,我想朴树和张亚东的组合就是这样吧。

说到参赛者,我很喜欢刺猬的那首《火车驶向云外,梦安魂于九霄》,但我的点很奇怪,并不太被“一代人终将老去 但总有人正年轻”这样的句子感动,而更喜欢这句词“我那些烂曲 流窜九州”。听到的时候笑惨了哈哈哈哈,有种老纸随便写首歌居然红了真的没天理的那种屈辱。听到的时候一直想着周杰伦,看自己的《告白气球》大红的感觉,明明写《床边故事》写好多段唱腔换了又换,以前写个广告歌《乱舞春秋》,八段副歌还加个蛋都不红。

所以嘛,有时音乐人真的是很孤独的,子健写了这么丧噪的歌也要没天理的去搬砖,李宗盛当年考音乐学校也都扛龟,资质平平小李子,哈哈哈。

看《乐队的夏天》,总是让我想起很多关于乐器的故事。一日吉他手,终生摇滚客大概是说的旺福小民吧,听起来是人畜无害的快乐音乐,但若你要去追求背后的音乐感,一定会很满意。你会发现他们用的和声,solo的音阶,还有编曲的段落都很旺福。很早以前他们改编的《恋爱ing》,我就听了好久。以前苏打绿改编《我的未来不是梦》,也是听了好久。好的乐队就是个有机的生命体,会生长也会离散,能够用耳朵见证着这一切,大概也是身为乐迷的幸福吧。

我一直都很喜欢旅行团,看了他们好多次演出。别看现在人们夸我会做饭,刚毕业时孤苦伶仃结果遇到他们出《等你吃饭》ep,还拍了看起来很不好吃的做饭vlog,结果我看到觉得哇会做饭真是太幸福了,结果一边听歌一边研究烤鸡翅。能从一段孔主唱做三明治的视频爱上做饭,我一定是被音乐催眠了。

最后要说说很酷的九连真人。我记得马世芳一直都很推荐林生祥,小众语言在传播上会弱,但并不代表音乐的弱。九连的表演,连颜艺我都好喜欢,真的像在看个小话剧。在开播时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个真人是干啥的,到第四期唢呐出场躁动全场,这匹黑马相信会热闹这个夏天。民乐要的从来不是人多,《十面埋伏》,不也只需要一把琵琶。不要小看小地方的人啊,你看刘慈欣不也是待在小地方吗。

莫欺少年穷,因为他们唱着凡人歌,走向山与海的未来。我并不过度怀念过去若干个看似美好的夏天,如同我不怀念头发浓密的从前。日子不是歌,日子与歌相伴,如同早就默契到老的,安静沉默的爱。

三十年河东,从不属于我; 三十年河西,我要悄悄看着,这新世界绽放。

 2 ) 乐队的夏天来了么?顺带聊下我理想的摇滚节目是什么样的。

当我知道有一档新的摇滚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的时候,我的内心没有掀起什么波澜。但是刺猬乐队的鼓手石璐谈到子健时说的一段话打动了我:“因为我认可他的才华,他身上的缺点就算像星星一样多,当优点出现的时候,就像太阳升起来了一般,所有的星星都不见了。”

在看完前四期节目之后,才发现原来刺猬的这段采访和相关的排练花絮以及最后的现场演出都是整个节目的最高光时刻,也是这个节目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还有就是旺福给吴青峰改编的那段都挺有触动的。要说不足之处也有很多,包括有:

入选的乐队风格单一,以流行摇滚为主。哥特后摇自赏梦泡电子氛围等一个都没有。

摩登系乐队占据了大半,不如直接改名为《摩登的夏天》算了。

搞淘汰制和Top5以及复活环节其实挺low的,这和做乐队的初心有点违背。

改编环节适合歌手,不适合乐队。乐队就是展现自我风格的,应该让他们表演一些他们很少在现场演出的非成名作。

已经不能用硬广来形容在节目中反复插播这些金主爸爸的做法了,哪怕用跪舔也不足以形容其万分之一。建议节目编导去看看b站的《Gamker攻壳》或《我住在这里的理由》这两档节目,学习一下他们是怎么聪明巧妙地做到让大家甚至觉得这种简短幽默的“猝不及防”才是正片的做法。

不过说实在的,这个节目的确没有那么糟糕。进步的地方有:

部分乐队被采访的时候说的话挺真诚的。

相比几个超级乐迷在现场对同一首歌的夸奖,他们在持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感觉更真实一些。

如果是真的以一档推荐摇滚音乐为主题的节目来评判,这档节目还是更像综艺而不是一个纯粹的音乐节目。但至少,还有刺猬,这大概是能支撑我看下去的理由。

我理想的摇滚节目是这样的:

风格化多元,英伦哥特后摇自赏梦泡电子氛围甚至前卫实验噪音都可以邀请过来。放眼国内所有和乐队相关的节目,几乎都是各大音乐节上每届都不变的老面孔,这些乐队可以邀请,但数量不用太多。主要机会还是多留给一些没有大型音乐节演出机会,但在各个摇滚分支音乐领域中有号召力,被乐迷认可的代表性乐队和新晋乐队吧。比如后摇的话,可以邀请惘闻,文雀,琥珀等。其他风格的代表乐队就不一一例举了,总之不是集中在单一化的风格上。

此外,如果为了节目流量考虑,完全可以增加一个弹唱类女歌手类别,比如曹方和陈绮贞,虽然他们不是以乐队的名义,但他们两个人相比在《乐队的夏天》中两个被群嘲的男团才更有资格代表摇滚的精神,也更能为节目带来可观的流量。

不要再玩那些选秀节目早已经玩烂的什么淘汰制复活制了,来点新意好不好?更何况哪怕几个乐队都是同一类型比如后摇,也不能通过谁晋级就代表谁水平更高,最多只能说明当时现场表演的状态,哪怕是专业乐评人或音乐制作人,也无法给出一致的高低评判。因为相比乐手的技术水准和现场感染力,最重要的是他们通过手中的乐器传达出他们的想法是否真正有打动到每一位台下和手机前的观众乐迷们。

请多拍多剪辑一些乐迷和台上知名乐评人,音乐制作人,还有其他乐队对台上的乐队表演之后的不同意见,而不是每次表演结束全都是一味的赞美。多点坦陈和真实,少点套路和剧本。

现场除了邀请那些知名大咖给乐队演出点评之外,是否可以邀请多一些真正的专业乐迷来说说?比如全国各地Livehouse的主理人,演出厂牌的创办人,甚至还可以包括隔三差五就去各大Livehouse看现场直接从乐队手里收各种原版唱片的骨灰级乐迷,比如“三千世界”。而不是那群现场尖叫的迷妹们。我到不是对迷妹有意见,而是觉得这种刻意营造现场气氛的制作手法实在太low了。根据我看过那么多场Livehouse现场的经验,台下大多数观众们都比较内敛,没有那么奔放。

赞助商尽量寻找和乐队相关的品牌,比如Fender,Marshall,或者Converse、Vans也可以,还有一些国内原创的静酿啤酒。这样在现场表演的时候也可以大大方方地多给一些镜头在他们的乐器音箱或鞋子上,乐迷也不会太反感。甚至还可以在采访环节中,让乐手成员们聊聊手中的琴和脚上的鞋,再喝几口啤酒,这样都比在节目中让一个穿着皮夹克酷酷的大老爷们喝什么酸酸乳果果昔来得更自然一些吧。

主持人可以邀请喜欢摇滚的影视明星来,比如黄觉,我觉得他说话特幽默,人又帅气,本身自带流量,关键他是真的喜欢摇滚音乐而且又懂摇滚。不过考虑到《乐队的夏天》是爱奇艺制作的,要把马东本人换掉,估计太难了。

一句话总结:首先是摇滚音乐节目,其次才是综艺。所有节目效果都是为摇滚音乐本身服务,而不是让摇滚音乐去为综艺服务。这才是一档在铺天盖地千篇一律的选秀综艺中突破并且真正可以引领“乐队”潮流的音乐节目。

 3 )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首先说一下我是97年的,我自身对摇滚乐也没有太深的了解。

我不了解上个世纪的乐队,什么面孔、痛仰、反光镜的歌我都没听过,这31支乐队中大部分我也不了解。

但是,即使我对他们如此陌生,但我听了还是心潮澎湃,特别是面孔的《梦》,这首歌写在1992年,比我都大七岁,但是并没有给我一种距离感。

也许,这就是音乐的魔力吧,今天我带着耳机看完了整集节目,给我的感觉就是“炸”。

但是我感觉把摇滚乐关在一个演播室中表演是非常减分的,四星我全部都是给乐队的,如果是在室外做这个节目,我会打满分。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理解。

说实话,现在那些年轻的“鲜肉乐队”真的已经丢失了音乐的本真,这个男团那个女团,音乐永远都不是第一位。

即使是这样,这些“鲜肉乐团”随便哼唱两句就可以登上各大榜单,成为大街小巷都在播放的热歌。

小鲜肉们随便抛个媚眼,就会登上各种热搜,反而真正在做音乐的人只能奔忙在各个音乐节,livehouse来维持生计。

这不公平,但我无能为力。但是,摇滚乐手在台上唱出自己的时候,真的好帅!

播客《摇滚典礼》的主播史蒂文·海登说,“当人们谈论到摇滚乐时,他们总会在脑海中出现这么一个画面:一支四五个家伙组成的乐队,他们抽着香烟,穿着皮夹克,纹着纹身——像这样一支乐队从默默无闻中出现,并且瞬间成为摇滚文化的代言人。但这种乐队毫无疑问再也不会出现了,即使有的话,如今也没有了他们耐以生存的土壤。”

摇滚的土壤真的在不断减少,但还好还有一群人在默默地坚持,真好。

摇滚真的要死吗?

答案是肯定的,没有。

我们需要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摇滚不死!!!!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爱好,摇滚乐可以给我带来感动,而“鸡你太美”可以感动你。这没什么,peace&love)

 4 ) 给今年夏天遇到的男孩儿们---(三)新裤子篇: 夏日终曲

《 别再问我什么是迪斯科 》 :“每当迪斯科音乐又响起,假装我们还是在一起”

新裤子是个成立超过二十年的乐队,成员几经变化,身上却始终有着异常冲突又和谐,既复古又新潮,既怪异又奇妙的前卫感。四个人好像就是一幅社会群像。彭磊代表着颓废又滂湃的理想主义和入世又清醒的现实主义,庞宽代表着野蛮生长的前卫犀利的文艺感,赵梦代表着新式独立女性的又飒又酷,视觉系的Hayato有种放在任何一种思潮里都合理的百搭感。

第一次见到彭磊,觉得这个明明讲话时蔫儿着脑袋口无遮拦得让人无奈皱眉头的家伙一上舞台就跟磕了药似的充上了电,好像音乐一结束他就会又回到琐碎暗淡无光的日常中去了。

《花火 》:“这是一场没有结局的表演,包含所有荒谬和疯狂” / 《一场游戏一场梦/我爱你 》

乐队文化区别与其他音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们需要表达,需要输出价值观,不仅在音乐里,还在个人言行举止里。对于我来说,乐队文化本身就是一场行为艺术。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听汪峰很少真正感动,我实在没办法去相信这个穿着皮裤,买大钻戒求娶了女明星,在选秀节目里转椅子的男人去唱的那些苦闷的现实主义以及拧巴着和生活较劲的理想主义。对不起,这确定只是我嘴贱刻薄又酸腐的偏见,别在意我说的,也别把任何人说的当标准。我仅代表自己,在适当尺度内和合适语境里,我们都该有自由表达主观喜好的权利,而旁人的审美应该与自己毫无关系,用独立共情代替三观审判是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唯一的出路。我其实并没有贬义,我也想买皮裤,我爱看她娶的女明星的戏,我最喜欢的男歌手也曾是转椅子比赛评委。我从来不认为乐队就该活在地下的livehouse里,我支持他们去综艺节目里唱歌去商业代言活动上唱歌甚至去春晚上唱歌,我反对音乐圈的鄙视链和政治正确,我只是单纯不信他唱的罢了。

而新裤子唱我是信的,至少在一首歌的短短五分钟里是信的。

新裤子一直在节目采访里说着丧气的话,他们说过了这么多年大家还都这么平凡,他说参加这个节目是为了有流量,他说年纪大了燥不动了下台后一片灰暗。可是他们却又尊重节目规则无比认真地投入比赛。即便他们可能并不认同自己在做的事儿甚至在唱的歌,可却依然不知不觉融入了这荒谬疯狂的呐喊里,融入这一场游戏一场梦里。冷静着分裂着也感性着燃烧着,多诡异,多动人。

这些少年时代一片灰暗的自卑男孩儿们,如今人到中年,却在舞台上光芒万丈,这可比什么都值得吹嘘。

《 Everybody is here now》

庞宽是上一代中国北方城市新潮文艺青年的典型形象代表,骄傲,个性,前卫,犀利,有着独特的美学体系。这是首发行了十几年的歌,除去现场合作者演唱上的瑕疵,这场表演光是能够存在就已经是意义了,更别说今天我们能在一个综艺节目上看到了。我是看到这里才觉得新裤子应该是第一名的,换句话说,即便这是一个热闹的综艺节目,他们可能也需要承担这个第一的责任。

诚然如果这首歌请了张蔷,这一定是一个更加新潮的表演。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阴差阳错,我觉得正因为请了Cindy,这才成就了这种荒诞魔幻冲突的后现代行为艺术的感觉。采访里,他们说贾樟柯拍摄《三峡好人》那个小镇某个小卖部里放了《Everybody》,这可能是这一场黑色幽默的行为艺术最终落地的现实版。在这个现场里我仿佛看到了贾樟柯电影里那些空洞荒诞的县城,同时又好像有姜文、伍迪艾伦或是其它文艺片导演的电影里那些虚无晦涩的意识流。

城市新潮文艺青年和小镇无知少女之间可能永远存在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代表城市文化浪潮的青年可能依然有着高傲的精神洁癖,代表城镇审美的少女可能依然精神贫瘠而不自知,可当音乐想起,他们隔岸大喊:Everybody is here now,他们的手交叉在一起,我看到了来自不同精神等级的人在一个舞台上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和解,所有人都平等地站在这里了。两种南辕北辙的文化类型异常冲突又和谐地杂糅在了一起。

我童年就是来自一个小镇的边缘,俱乐部放着难听的音乐,中国的小镇和县城普遍是文化荒漠。我在那里长大,不论年龄,不论阶层,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六便士,没有人看得到月亮。我长大后出了国,又回到北京,我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学习着成长着也矛盾过不解过。就文娱圈而言,今天中国是一个以网红广场舞为代表的城镇审美时代和流量偶像为代表的滤镜时代。我始终认为审美不应该分高低贵贱,如果广场舞大爷大妈真的能在网络神曲里得到快乐,他们在音乐中有了感情投射, 那么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好音乐,他们的精神生活同样值得尊重。如果少女粉丝们能在对流量明星的人设的崇拜里获得安慰,那么他们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情感互动也是完整和有效的。市场和时代审美互为因果,在巨大的生活压力面前,人们需要没有灵魂的网络神曲,需要不用动脑的综艺节目,需要修图滤镜网红,需要漂亮的精心化妆的偶像说着讨巧的话。可我总是在想,我理解市场经济环境下偶像明星钱赚得如流水,这是资本游戏下的必然。可这些独立音乐人们明明做着这么棒的音乐却在市场边缘苟延残喘,他们真的不配也分一杯羹吗?这样巨大的差别是常态还是病态呢?

市场和自我表达是否对立 ?到底该不该相信大众审美?时代精神是靠什么进步的,是共鸣还是前卫?新裤子,曾清高地表达过自己,也曾无奈地妥协给市场。对于我来说新裤子这样既有市场又有自我的老牌乐队应该是有社会责任感的。我们当然需要 《生命因你而火热》,或是 《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这样的作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自己,心灵得到了抚慰和力量,音乐是需要被理解的。但是当理解带我们来到你们面前,我依然希望你们警醒自己去坚持反叛,做只为你们自己听的音乐,做可能现在没人听得懂的东西,希望还能有更多等下一个十年回头才能看懂的《Everybody》。

如果这个节目给这些乐队带来了关注,我自私地希望,他们应该把自己逼得再紧一点,愿意用更前卫的表达消耗在这个节目获得的流量。

《生命因你而火热》:“那一团耀眼的火焰 在燃烧着你和我 那刻骨铭心的恋爱 总带给我伤害 那平淡如水的生活 因为你而火热”

中国独立音乐过去二十年一直是一个要死不活的状态,很多时代的发声者在现实中渐渐沉默,精神在物质生活的折磨中渐渐枯萎。"有人堕落, 有人疯了, 有人随着风去了。" 新裤子是摇滚乐在时代洪流中侥幸活下来的幸存者,他们唱过朋克,唱过新浪潮,唱过土摇,在对市场的妥协的缝隙中发声,在逼仄的表达空间里始终思考。这些年我们一遍遍提起着当年燃烧在红磡的中国摇滚乐,那个也许光芒万丈的时代早就奔腾不复了,摇滚精神从来不该是矫情地抱着回忆取暖。这么多年过去了,港台流行音乐逐渐没落了,流量偶像的时代到了,时代更迭,一代代人老去,一代代人年轻,这些独立音乐人心中依然火热如初。

张亚东在新裤子唱完 《生命因你而火热》 的时候提到高更,在我看来他跟离家出走的高更不能算一个类型。彭磊本质上还是一个接近生活的人,甚至被现实推动做了一个生活的体验派。这些年他上过班儿,拍过电影,画过漫画,制作过动画,自制也胡乱地生活过。家庭生活可能是文艺的死敌,却不是现实主义的死敌。要不是他女儿满屋跑,吵得他没有弹吉他的地方,也不存在生命因什么而火热这个问题了。 新裤子和大张伟曾是同一个时代的音乐人,他们个性里承受孤独的能力不同和命运的捉弄让他们如今走上了两条南辕北辙的道路。可在我眼里,彭磊和大张伟在某种意义上依然是同一类人,他们看着彼此像看着生活在别处的自己。他们聊着现实主义但依然怀揣着理想主义,是表面聪明入世但内心依然坚守赤诚的人,在现实的打击下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妥协着,开解着自己的苦闷,又顽强地抗争着,清醒地审视着,警惕自己的所有虚伪,勇敢表达。

一个好的现实主义作品,就是这些词句里的每一个你都用过,你甚至都不用细想就能全部理解。可是当它们组合在一起,你就是停止不住心潮澎湃。字字珠玑,每一句都是一把刀子,不留情地给你的心戳出一道道口子。 迈向30岁,与其说我担心孤独甚至是终其一生,我更害怕最后一天终于还是跟一个没有爱情的在一起,自欺欺人一地鸡毛凑合着过完余生;与其说烦恼现在的糟糕,我看着办公室大姐脸上的菜色,我更焦虑会不会就这样再过二三十年,这就是我的一辈子;与其说忧愁变老本身,我更恐惧生命里再也没有可以让自己火热的东西。

我曾经嫉妒那些一出生就赢在起跑线上,一生顺遂没有任何生存压力的人。我如今我嫉妒死这群这些还能为自己热爱的事情燃烧着的人,这样的一生才叫没有白活。

《夏日终曲》:“不期而至的大雨,将我们困在一起,你唱着烦恼的旋律,已把我深深吸引”

彭磊是个怎样的人,我忍不住透过手机屏猜想。他是玩世不恭的, 贫嘴毒舌的, 幽默的,敏感的,聪明的,清醒的,深刻的,自制的,倔强的,纯真的......想尽了所有的词儿最后都觉得还差点儿什么。我后来想到了个形容人性最基本的词儿,他还是善良的。我看到他贯穿始终地给同辈和后辈们赞赏鼓励和安慰的时候,看到他在台上害羞地为濒临淘汰的乐队跟专业乐迷求情喊话的时候,看到他把追忆青春情难自抑的大张伟喊上台给他背上吉他的时候,看到最后一期他郑重地感谢节目组的时候,我实在没想到这是一开始就嘴欠地说着那些倒霉话的家伙。一个表面厌世的人一旦温暖起来,你就恨不得把自己原本藏得好好的温暖也郑重地拿出来全部回报给他。

这群人身上都有着未被打磨的纯朴,感性和可爱。我变态地特别爱看这群原本只存在音乐节和Livehouse里的中年老哥们,这些心高气傲的艺术家们在一个网络综艺节目里被分数PK折磨得压力大到撑不住,没有灵魂地配合赞助商口播,被逼着坐在一起看其它乐队演出,一开始又酷又疏离格格不入互相看不上,到最后被对方打动娘炮地又哭又拥抱。我觉得这些场景,本身就是戏谑又动人。看,你们还不是和我们一样,明明做着不喜欢的事情,却做着做着自己也入戏了。

燃烧完这个夏天,曲终人散后,我们还剩什么了呢?激情枯萎,回归到漫长的平淡中去,心里只剩一撮烧完的灰烬吗?可能是基于宣传上赛制上和其它方面的不成熟的弊端,或者是源于乐队文化本身在国内的受众群体有限,这个节目离真正出圈儿还有一段距离。但是马东是个有情怀的商人,他背后的团队在寻求流量外依然坚守节目品质。硬件上有惊艳的舞美灯光音响摄影,内容上在有限空间内尊重乐队灵魂,他们在很多无奈的妥协后依然用一种尽可能纯粹的方式给乐队们一个机会来到了大众视野中,对完整社会音乐审美的正态分布做出了最大尝试。总有一批人,像我一样已经很久没有在华语音乐里找到共鸣了,终于在这里他们让我找到了感情可以投射的地方,并打开了进入更多独立音乐世界的大门。我总在想,这些人为什么身上有这么多能打动我的东西。可能是因为这些人依然始终是他们自己,不是流量下的泡沫,不是经纪公司制造的娱乐机器,不是脑袋空空的人设,不是熟稔综艺套路的演员。他们的表达言之有物,有自己独立的审美体系。他们的情感纯粹,每一滴眼泪都透着故事和真诚。他们的作品配得上被更多人看到,他们的人格魅力值得被更多年轻人欣赏。那些动人的瞬间,一遍遍在我眼前跑马灯......

那是彭磊唱《生命因你而火热》最后一刻缓缓跪下泪眼里的澎湃;是李红旗站在台上一字一句地谈论诚实和勇气;是旅行团在《Bye Bye》里疯狂燃烧杀红了眼;是刺猬乐队在后台听着全场合唱《火车》泪如雨下;是九连真人用乡音讲述植根于家乡土地的淳朴又野性的阿民的故事;是高虎闭上眼睛背着手心无旁骛地唱着《我愿意》;是成立了三十年的面孔还和年轻人一起并肩站在这个台上延续着中国传统老摇滚的火;是click#15投入音乐的旁若无人闪闪发光;是“年少轻狂”的盘尼西林唱完《New Boy》后向来儒雅的张亚东回忆往事泪水决堤;是大智若愚的旺福和吴青峰心有灵犀地对视为友情同时热泪盈眶;是反光镜永不变老的热血顽皮,是皇后皮箱像复古CD一样的旋律,是黑撒催泪的校园恋曲;是Mrwoohoo的乐天豁达,是MRMISS的优雅性感,是斯斯与帆的青涩纯净,是和平和浪的轻松活力......是那些业余的乐队一边上着班交着社保一边做着可能一生也赚不到钱的音乐.......

前几天晚上我去围观了参加节目的某乐队在家门口一个网络直播活动,饿着肚子站在玻璃窗外两个小时,他们在里面时不时跟外面的我们挥挥手,时不时有一脸茫然的路人走过来不知道他们是谁。我站在那儿又累又饿,早就过了追星的阶段了,我一边激动一边又觉得可笑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旁边的女孩儿是穿越了半个北京城过来的,我不认识她,却和她一起在歌声中不自觉地湿了眼睛。节目结束他们走出来,一群姑娘隔着栏杆喊着他们的名字握手互动求签名,而后面几个刚刚还在讨论他们是谁的中年大叔像逗猴一样,拿着手机拍照,然后大声喊:“嘿!转过来!”我害羞地站得远远的,不知道他们是欣喜还是不安,这个场景让我觉得既欣慰又荒唐,有种沧海桑田的感觉。眼看着这些过去存在在livehouse里的独立音乐人们如今走向了镁光灯,收获了多少真心的欣赏就收获了多少虚假的喧嚣。我想可能乐队文化与主流和解依然需要漫长的时间,他们始终还是和这个时代有距离感,但确实有些东西也在悄然生长了。

乐夏热闹地落幕后,我看到这些过去不食人间烟火的乐队,有了广告代言,有了身价翻倍的商业演出,有了通告访问,有了新闻报道。他们大多已经人到中年,经历过人生各种浮沉,如今却像个新人一样略显笨拙却勇敢地融入这个现实世界,我虽有一丝丝担心不知道他们还能不能清醒自由地做自己,但我更是真心为他们高兴,他们终于还是走出来了,他们被更多受众看到了。我希望他们靠着理想赚钱,这个时代我们都需要生活得好一点,才能更用力地去表达和燃烧不是么?

新裤子近乎卑微地唱:"不要嘲笑我们,我们的爱不值一提。"我不知道这个节目会不会成为中国乐队文化生态的分水岭,会不会真正让更多年轻人拿起乐器组乐队,可这绝对是我青春谢幕前的一个剪影,这对于我来说是2019年发生的最好的一件事儿!

“夏天来了,新的浪潮又将涌起,它会把我们带向哪里呢?”如果乐队的夏天真的来了, 我们当然需要新裤子。感谢你们愿意分享给我们那么多美妙的东西,你们一定要多写歌,因为你们的歌儿真的真的都很好听,我也真的真的没有说假话。

《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还没年轻就变得苍老,这一生无解。”

那天,我正挤在北京晚高峰的地铁上,我要踮起脚缩起身体来才能防止前面的大哥的背部抵到我的胸部。耳机里彭磊用丧气的含混不清的歌声唱着:"没有我的空间,没有我的空间......”,我觉得我的身体和思想仿佛脱离。我刚刚度过了无比糟糕的一天,上午我听领导在例会上画了两个小时的大饼,我要时不时忍住呵欠抬起头来表演赞同的眼神;中午我听同事在午餐的时候吐槽了一小时办公室斗争,我要时不时停下进食的嘴表演气愤;下午我在电话会议上被客户指责了四十分钟原本不属于我的责任,我要时不时深呼一口气用谦卑的口吻表演歉意。那一刻我委屈得快流下泪来,特别恨这个耳机里的男人,我死扛得好好的,而你到底凭什么要戳穿这一切,在我原本已经沉寂如一滩死水的生活里扔了一颗大石头,溅起了满脸的泥巴。

这几乎是是所有当代文艺作品描写糟糕的中青年城市生活的一个缩影。我们一步步走着,怎么也想不起来我们在哪一步把自己的理想搞丢了,在哪一步天赋被糟糕的教育扼杀的。而这些在台上唱着的你们,你们会看到吗?看到过着如此平淡生活的我们,也曾和你们一样把骄傲的理想珍重地放在心尖儿上,只是我们后来又灰头土脸地把它埋进了土里。我总是看着那些社会底层的工作者在想,工作自然没有高低贵贱,可这如果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那么他们是真的是个性过于懒惰或者天赋过于愚钝才到今天这个样子的,还是被出身教育或者命运的泥沙带到这里的。

朴树的气质这些年好像没有变化,他在最后一期说小乐身上有年轻人该有的样子。我苦笑,年轻人该什么样子从没有一个模板。我多嫉妒这样的年轻人,他们怕是都没有真正经历过生活在平庸的我们面前的残忍。我们也曾有割下耳朵的勇气,我们也曾有无数个棱角去刺向这个糟烂的世界,只是如此平凡无奇的我们站在现实面前,理想和棱角最后都消失在和客户在饭桌上拼酒的瞬间,消失在假装谦卑听着那些“过来人”傲慢的耳提面命的瞬间,消失在每月等待着工资到账然后被银行的房贷划走或是转账给房东的瞬间。我们亲自动手将理想烧成的灰堆建起了房子车子孩子,我们不情愿的,可我们得活下去,我们还能怎么样呢?

“那些为了理想的战斗,也不过为了钱”。彭磊说他为了省一笔买房的中介费,曾去链家应过聘。庞宽说,她在三联工作的典型文艺青年的妻子,如今有了孩子也像自己曾经最鄙视的那样八字形走路。我们仰慕的那些在台上酷得不得了的人,在现实生活面前也是“俗人”,这让我的心有了稍许安慰,所谓的文艺可能真的只不过是饭后的逗趣。我自虐地听了这首歌不下几十遍,直到从中听到了某种既麻木又无畏的力量。

节目最后一期的隔天晚上,六点钟我三岁多的外甥女黏在我的身上看动画片,我插上耳机看着节目;七点钟我爸妈为着该不该给老家一个远房亲戚随礼在争吵,我打开电脑码着这篇文章; 八点钟朋友打来语音絮叨着一些琐碎日常,我整理了过去那些年一个人满世界旅行的照片; 九点钟我打开了工作邮箱,用双语耐心回着客户无礼的邮件,然后穿上运动鞋戴上耳机去公园夜跑了五公里。我又度过了不咸不淡的一天 ,可不知为何我仿佛能看到这些日复一日的烟火气里也升腾起了光来,然后开始认真地想着:平淡本身或许没有那么糟糕。

音乐可以改变世界吗?我不知道。我的生活似乎和以前没什么不同,可是我自己确实清楚地感受到了,我的心里有一块地方正不动声色地和以前不同了……

《我们的时代》“终于到了这一天一切都改变 再也没有烦恼一切都是爱”

上一代新潮的文艺青年们后来都怎么样了?张亚东回忆着千禧年时候的自己和朴树然后落着泪说:“大家对2000年充满期待,觉得一切都会变很好,结果,好吧.....就是我们老了。”这是我在这个节目里感觉最无力的一个瞬间。而我们要怎么办呢?我们时常拿自己的生活一点办法也没有,可如果经历过各种人生蹉跎的你们还在台上不甘地泪眼朦胧地唱着,我们还怕什么呢?30岁的我站在人生的拐角处,此刻闭上眼睛,比之前任何时候都坚定:我答应你们,就算终其一生平凡,但是也绝不能,哪怕有一刻,熄灭心中的那一团火。 这或许是一个娱乐至死谈灵魂可耻的时代,可就算只有自己一个人孤独地站立在理想和文化的废墟上,也请求你们不要放弃......

谨以此文给新裤子还有所有其它没办法全部列举的在这个夏天给我感动的乐队。写旅行团的时候,我希望文风能和他们一样温柔细腻, 清新得像一个少年,想用文字回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写海龟先生,我希望能跟他们一样克制自省又神秘顽皮,想把自己的思考着的灵魂毫无保留地讲给他们听;而新裤子写得很吃力,但依然希望能写出哪怕一点点他们现实主义作品里理想的暗潮汹涌,想要告诉他们自己尽管过着无比寻常的日子但也同样会心中火热,然后也想怀揣着对所有乐队的真心祝福。面对文字的时候我要求自己要像这几个乐队面对表演一样真诚,把心里的话一点点珍而重之地摆在面前,严格杜绝自己写出任何漂亮却不诚恳的句子,全部写完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和节目最后时候的他们一样仿佛耗尽了所有掏心掏肺的力气。我打开电视,综艺节目里一群我不认识的孩子正说着我听不懂的笑话,他们好看得像一个个精装出厂的芭比娃娃,或者努力搞笑,或者精心扮酷。这一次我没有换台,我瘫在沙发上觉得无比放松。我好像站在这个时代的衔接处,听到了盛大舞台下的粉丝们声嘶力竭的尖叫声,也听到了还在地下的乐队孤独而“不合时宜”的吉他声,看到了世俗的人们如何迷失如行尸走肉或放纵到醉生梦死,也看到了理想国里群星闪耀的乌托邦。 我想这些都是我们的时代需要的东西。

海龟先生篇链接://movie.douban.com/review/10393996/

旅行团篇链接://movie.douban.com/review/10354940/

番外旺福篇链接: //movie.douban.com/review/10461608/

微博ID:Lunalunauccello

 5 ) 欢迎收看大型「纹身遮盖」综艺,《乐队的夏天》

最近土土打开社交平台

都被一些奇奇怪怪的代号刷屏

什么新裤子、反光镜

痛仰、海龟等等……

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在追一个综艺节目,

叫《乐队的夏天》

继民谣、嘻哈、街舞、篮球之后,

爱奇艺终于对摇滚下手了。

看节目的朋友应该都有注意,

所有的乐队都是长袖长裤护身,

当然是为了遵守制度遮纹身。

不仅如此,有些歌词都「清过了」。

新裤子的歌词“我不是电脑,我不是流氓”,

上节目就把词改成了“我不是电脑,我不是国王”。

乐手们身上的纹身虽然无法在电视露出

但“越不想让人看就越想看定理”发作

这就为你们扒开台上摇滚乐手的衣服, 看看私底下他们的纹身是怎么样的。

海龟先生

海龟先生乐队每次出场,必定是裹成木乃伊。

但是由于贝斯手蒋晗过硬的审美和搭配能力,

每次出场的造型服饰都是由他一手操办的。

只想问,他们表演时热不热?

每次的造型都让我觉得他们参加的是《乐队的冬天》。

他们自己也发微博调侃过蒋晗不能露纹身这件事。

现实中的他,

双花臂+花胸+穿孔+花脖+扩耳。

只不过他的花胸,

只有在个人微博里隐约可见冰山一角。

反光镜乐队

反光镜乐队中的三位成员都有多多少少不同程度的纹身。

在节目中他们也是外套或内搭长袖来解决这个问题。

只不过这个配色有点熟悉的感觉…

百度美团饿了么实力出道!

成功转型为中国朋克乐队领导者

生活中他们的纹身差不多是这样的。

其中鼓手兼和声叶景滢有一条大花臂,

贝斯兼和声田健华名列第二。

痛仰乐队

成立于1999年的痛仰乐队(Miserable Faith)

是当下中国享有最高声誉的摇滚乐队之一。

在两两对决赛中,痛仰乐队和面孔乐队同台比赛,

两队比赛结束后,

因比赛差距太大,最终痛仰乐队被淘汰。

痛仰乐队在节目中

也穿了花衬衫、夹克和工装上衣,

且配色和印花都更加醒目。

现实中的他们个个都是大花臂

对痛仰乐队稍微有所了解的应该都知道。

痛仰的标志是个小哪吒,

有人这样解释:哪吒是一个叛逆者,敢于反抗世俗。

许多他们的粉丝也会把这个标志纹在身上。

面孔乐队

这个历经万千在摇滚圈打拼三十年的老牌乐队,

平均年龄可能比参赛的其他乐队都要大。

面孔乐队在节目中的色调永远是“黑衣人”,

看起来特别神秘……

这支1989年成立于北京的乐队,

在30年里见证了中国摇滚最辉煌的时期,

创造过摇滚专辑的销售奇迹。

其实他们的实际年龄是一帮50多岁的爷们…

但怎么看都是30出头。

脱下衣服的他们中,主唱陈辉是双花臂。

他的年龄也是快50了,

节目中音色清亮,毫无瑕疵,

饱含着一种历经沧桑的透彻,却依然充满了少年感。

鲜艳的日式风格很是吸睛。

看来保持年轻的心态真的很重要!

另一位贝斯手欧洋也有大花臂~

即使遮住纹身,修改歌词这样的事情在继续发生

但仍然无法否认这是今年夏天最好的一档音乐节目

也并不影响一群热爱音乐的人聚在一起。

他们不是被金钱,粉丝包装的偶像明星

他们是为自己发声,对世界思考的一群人。

有时候你无法让这世界变得更好,

但你仍可以让自己不要变坏。

就像在不能露纹身的日子里,

你依然可以好好保养她,

直到未来的某一天。

对乐手纹身的“重灾区”就介绍到这里了,

如果有遗漏欢迎各位补充。

 6 ) 乐队的夏天,这个综艺有点意思

在第一期播出之后,引发了众多乐迷和网友的讨论热烈讨论……这里我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乐队的夏天》,有乐队的常态

近年来,有很多平台都曾尝试做过关于“乐队”的节目,但最终都变成了食之无味的弃物(具体哪几个我也不举栗子了,并不是想diss谁)。但《乐队的夏天》显然是抓准了乐队的脉络:

首先,在这个节目里没有空洞的谈理想,因为真正的乐队只是通过他们的音乐作品制造理想,从不在言语上堆砌词汇来阐述理想,所以,抛开空中楼阁的缥缈着眼乐队本身,这样的做法,很乐队!

其次,将不同风格和类型的乐队凑在一起,并不刻意进行分类、不去强调谁更胜一筹,只靠音乐实力来说话。而且,剪辑之后,呈现出来的节目,依然保留了很多乐队性质的语言方式:直白、鲜活。如果你经常跟乐队的乐手们在一起,你会发现,这就是他们的常态。

《乐队的夏天》,请用综艺的眼光看待它…

大反是这个节目里第一个被安排登台的乐队,他们演完之后,我发了友圈说:叶景滢的鼓,如果在专场或音乐节会比节目里solo的更好,更尽兴。

就是如此,因为这并非是一场音乐节,也并不是一场演唱会,从演出空间、演出设备到演出氛围都不是同一个维度,在节目里只能尽可能呈现出当下条件最适合的状态。所以,我们不必苛责。那种“这一点都不摇滚”、“太不小众了”……OK,如果你不要求大排档做的餐饭与米其林餐厅同级,拜托也请对综艺宽容。

至少我相信,用心的乐迷朋友们都可以从节目的片花里、从舞台背景效果里看到对很多经典乐队的致敬元素。细微之处见本质,《乐队的夏天》的确是一群懂乐队的人在做的节目。

《乐队的夏天》,他们身上有我们的缩影

张亚东:他代表了一个行业态度。在给“邦邦乐团”建议的时候,无论从成员的个人发展还是经纪公司层面,都给出了行业从业者最善意的态度,这就是乐队圈子的特点,他们希望有更多出色的人才涌现出来,大家彼此交流、包容共进,而非此生彼亡的市场竞争。

高晓松:传道授业解惑的科普角色,能够让大家更沉浸在节目体验中,可以说晓松老师几乎零瑕疵的交流应对,让这个节目更为生动。而他的经历和经验,往往能够直抵一个乐队最核心的部分,柔软且舒服。

吴青峰:音乐人本体。能够站在音乐人角度来考虑和表达想法,让节目本身多了一面镜子的作用,在综艺的基础之上能够引发音乐人群体的思考:何谓坚持、何谓改变、何谓发展,是他们可以碰撞出来的东西。

马东:从音痴到乐迷,我想这将不仅仅是这个综艺节目带给马东老师的改变。也是《乐队的夏天》能够带给更多人的改变。或许资深乐迷会觉得马东老师的一些问题很“小白”,但恰恰如此节目才会有看点。哪一个资深乐迷不是从小白成长起来的呐?

乔杉:看似打酱油的诙谐角色,确实实在在的迷过很多乐队。这样的人或许是你,或许是我,更有可能是随便一个某人…无论社会角色是怎样的定位,内心中对乐队是充满信心和激情的。

《乐队的夏天》,希望你保持创立的定位,继续做下去,不要在意或好或坏的评价…

《乐队的夏天》,希望你会火起来,但不火也没关系,懂的人懂、欣赏的人欣赏就好…

《乐队的夏天》,希望来到你节目演出的这些乐队,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但出场费涨幅不要太高……

 短评

给了摇滚乐力所能及的全部尊重

9分钟前
  • 218
  • 力荐

一个预言:你喜欢的小众乐队上了节目 人气一骑绝尘 如愿以偿破圈圈粉 你发现他们被人当成了爱豆 还拥有了后援会和站子 livehouse票价坐上火箭高攀不起 你有点想吐

13分钟前
  • 钮钴禄哥斯拉
  • 还行

刺猬的子健,是我唯品会的同事,一个程序员

15分钟前
  • 黑泽明与昆汀
  • 推荐

彭磊唱完,我想我该来打个分。新裤子的绝望没有年轻人可以逃得掉,“到现在我们还是特别平凡”。

17分钟前
  • neou
  • 力荐

评论区真够难听的。也不想想都什么时代了,还在这排斥贬低萌新呢。做个节目多让人知道不挺好的么。就算是节目垃圾,被阉割的,没摇滚精神,但起码也能吸引观众,然后再筛选呗。不然全靠你们?音乐节livehouse反反复复都是你们这些人,非要把自己圈起来才好玩呗?还朋克摇滚呢?搞笑

21分钟前
  • 你剪头发了
  • 还行

比较幸运提前看到了第一期,一把年纪看到张亚东跟痛仰、面孔追忆往昔,还是很开心的。能爆的节目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沉浸感做的非常好,裹挟观众的思绪,所以马东老师确实有点出戏,沉浸感的部分基本是张亚东跟高晓松完成的。可能受制于小清新的需要,节目并不是硬核摇滚现场,而大多数是商业live乐队继续扩大认知和商业价值的一种尝试。但总的来说是个有质量的节目,反光镜和旅行团唱的时候,我真的颅内高潮了。

26分钟前
  • 沛沛
  • 推荐

彭磊鬼畜,石璐打鼓;杨策弹琴,阿龙讲古。盘尼西林该输,欧阳娜娜添堵。千言万语一句,还是大老师威武!

28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并不是说嘻哈,流行什么的就不厉害。但是摇滚就是特马的最牛逼的!你再发明一种音乐类型,摇滚还是最牛逼的!就这样!

31分钟前
  • Steven Y.e
  • 力荐

吴青峰看完之后微微一笑,自己依旧是中国乐团的Top5

36分钟前
  • LD
  • 推荐

国人有个毛病:几代人没能解决一丁点的事情,怪罪一个综艺节目没能解决一大半。不管给别人贴标签还是给自己贴标签都是傲慢和狭隘的表现,说白了无非就是标榜和扣帽子。作为一档综艺我觉得它已经做得够好,够真诚,够欢乐,够有品质。即便中国摇滚依然没有未来,但有一档真正的带领大家学会听音乐的节目已经足够可贵,这些年垃圾音乐类选秀太多,能大众化的同时还涉及到观众音乐素养却是头一个,这已经是不小的突破。

40分钟前
  • 铃鹿
  • 力荐

评论区一片哀嚎唱衰,大可不必。音乐节livehouse没这个节目,过去两年价格照样蹭蹭上涨,所以别夸大一个节目的影响。前面的政策也早就有,不是你一个节目才有想法的,今年70大年各位能看就看吧,何勇不是说过吗:今后的历史会证明这一切。

42分钟前
  • 月亮
  • 推荐

我觉得马东米未来做节目是合适的,因为完全不相干有更少的利益关系(不信就想想隔壁创造营里面还有多少哇唧唧哇的人)。其次就是乐队也要生活,也要吃饭,也需要更多的粉丝,参加节目没什么不好的,好好听歌好好看节目,希望之后还是音乐节和livehouse见,因为演唱会可能会买不起……

43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斯斯与帆,九连真人,感谢节目组能发现这些宝藏乐队。

46分钟前
  • 作(Z86)
  • 推荐

养活乐队,能够鼓励新乐队出现和成长的,不是你们大家心里的那点净土情节。没有人听,没有人看,观众沉浸在孤芳自赏的得意中。死掉的就被搬上神坛,成为部分人叹息的佐证,小圈子里没有一个人想着挣开它、走出来、宣扬开去。即使是商业化的推广,也是积极的,初学者有不足也是可以理解的,有些人迫不及待地表露自己的失望,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51分钟前
  • 燕垒生
  • 力荐

热评一星说乐队的秀质量很差,在 韩综《超级乐队》那边打五星。你可以说中国音乐不如日本,玩音乐几年的我绝对有自信说中国音乐完爆韩国音乐不知道多少条街。我很喜欢在《超级乐队》登场过的youngso kim,今年日本指弹冠军。我现在也在学习他的冠军曲子like a star。但是这不影响中国摇滚中国乐队完爆韩国。而且《超级乐队》出来的歌几乎都是流行而且加管弦乐震撼很正常,中国管弦乐一样吊锤韩国。不是抵触萌新,而是萌新球鸡儿不懂,在这里秀智商。追星就老老实实在微博追,自己爱听韩国口水歌就去听,如果诋毁中国顶尖乐队我就要怼你。还有吴青峰跟五月天都算不上中国乐队前五,ok?

55分钟前
  • Starry_小肆
  • 力荐

节目有好好的进行科普,主持人请的也不错,乐队的表演挺棒的,有这样一档节目是好事!有些人的嘴脸真难看,你真心喜欢一个东西不是希望这个圈子里的人活的更好一点?不希望大家都感兴趣,吸引更多的资源和人才进来?你关注的是,怕喜欢的小众被更多人看见,显得你不够逼格?音乐节票价高了你买不起???买不起就不买啊,让他们生活的好一点不好吗?!你看看这帮人有几个能够做音乐养活自己的!周杰伦的演唱会两千不嫌贵,音乐要vip也都赞成,口口声声说支持原创,支持版权,怎么到了这就变脸了呢???

59分钟前
  • 骨髓
  • 力荐

这不是一个专为摇滚乐迷制作的节目,这是一个为大众制作的节目。摇滚乐不应该只被一小部分人所知,永远怀念那个时代。

1小时前
  • 哈喽
  • 力荐

觉得应该叫"流行乐队的夏天",快进看了第一期,听了所有的歌,挺让人失望的,这31支乐队中除了极少数的,绝对代表不了中国目前的摇滚乐&独立音乐。

1小时前
  • 年年跳大神
  • 还行

看男团上这个节目,被公开处刑。

1小时前
  • 克隆小丸子
  • 力荐

看到评分这么低很奇怪,喵了眼评论区就懂了,拜托这节目受众不是专业乐迷好不啦,本质还是档娱乐节目,不是音乐节。娱乐节目自然有娱乐节目的做法和节奏。至于什么小众的被更多人喜欢了就变了味了什么的言论,你们口口声声的摇滚精神呢?

1小时前
  • PRIK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